《土壤污染法》靴子正式落地實施!環保的第三大戰役正式開打!萬億土壤修復市場將徹底引爆!土壤污染防治的春天正式來臨!
“土地為萬物之母”。一直以來,農田土壤都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資源,世界7%耕地養活世界22%人口,可見保護耕地是當前的首要任務。但是我國一年中因水土流失、鹽漬化、 沼澤化、土壤肥力衰減和土壤污染及酸化等造成的土壤退化總面積約達4.6億公頃,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40%。綜合農業部和環保部的調查公報,全國耕地質量 整體呈“四成退化、三成劣質、二成污染”的“四三二”狀態。
近年來,我國土壤污染問題愈發嚴重,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規定來解決這一問題。從2006年7月啟動首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到2016年5月31日“土十條”的出臺再到今天的《土壤污染法》的靴子落地,中國的土壤污染修復立法之路整整走了12年。也直觀的表明了國家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進行頂層設計和謀劃,土壤污染防治體系日趨完善。由“土十條”到《土壤污染法》,土壤修復成為繼大氣污染、水污染治理之后的又一個充滿蓬勃張力的巨大市場。
土壤修復方興未艾,蘊含10萬億的存量市場
如果說“土十條”的橫空出世是環保行業尤其是土壤治理領域的業內人士的興奮劑,那么《土壤污染法》的實施就是引爆他們神經線的爆破器。土壤修復市場的打開,其規模遠遠大于大氣和水污染的治理。《土壤污染法》的實施可謂是徹底煮沸了土壤治理修復產業。不可否認,這是一個新的產業“富礦”,是一個新的行業藍海。從環保部、發改委和國家統計局即將完成的全國第四次環保產業調查結果來看,我國土壤修復產業產值雖尚不及環保產業總產值的1%;同時,在我國環境服務業中,涉及土壤治理的生態修復企業僅占3.7%,可以說我國土壤污染防治修復方興未艾,但鑒于土壤污染治理的長期性,未來必將長期持續處于上升期,市場空間廣闊。
在“土十條”實施后的兩年時間里,至少10項有關土壤污染防治的國家政策相繼出臺,為我國土壤污染方式提供了強大堅實的靠山。土壤治理修復政策的相繼出臺和市場的需求,無疑順勢帶動了相關行業的發展。據預測,土壤修復行業將成為“十三五”期間發展空間最大的環保細分行業之一,業內分析認為,經過深度醞釀,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市場必將在2019年和2020年迎來大爆發,將有10萬億的存量市場。
土壤調理劑一騎絕塵進入井噴期
從污染源的角度分類,土壤修復重點包括工業污染場地恢復、礦區治理及其所相關的水污染治理以及農田污染治理三方面工作。10萬億存量市場中,耕地領域將獲得8.45萬億元市場,工業污染場地約為0.44萬億元市場,礦區則為0.25萬億元市場。顯然,農業作為土壤治理修復的橋頭堡,農化企業作為這塊市場大蛋糕最強勁的競逐者,也是高燒不退。目前,我國土壤調理劑行業處于起步階段,市場競爭相對緩和,利潤空間大,農資經銷商代理土壤調理劑的意愿強烈。不少環保和農化行業企業早已經在“土十條”實施之前就率先開始在我國土壤修復市場中進行戰略布局,一些起步較早的企業,尤其是集成技術與工程經驗的綜合型公司,已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在行業起步階段,這些位于土壤修復產業鏈終端的公司更容易獲利。而隨著土壤修復市場的規模化發展,包括檢測、評估、技術設備研發及工程設計施工在內的一系列產業鏈都將迎來旺盛的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各種土壤修復產品也是火熱異常,例如土壤調理劑、土壤修復菌劑、微生物菌劑等各種特肥以及生物農藥。其中,土壤調理劑這兩年的發展更是一騎絕塵,呈現出井噴的狀態。目前,我國土壤調理劑生產企業數量有400多家,產品種類數不勝數。從中國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查詢可知,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土壤調理劑登記產品有149個,土壤修復菌劑登記產品有11個、產品形態多以顆粒,粉劑和水劑為主。種類主要有團聚分散土粒、改善土壤結構的土壤膠結劑;固定表土、防止水土流失的土壤安定劑;調節土壤酸堿度的土壤調理劑;能增加土壤溫度的土壤增溫劑;能保持土壤水分的土壤保水劑;修復重金屬污染耕地的土壤調理劑等。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2021年中國土壤調理劑市場專題研究及投資前景預測》,2016年中國土壤調理劑行業市場規模已達到了482億元。《土壤污染法》實施后,土壤調理劑行業市場規模將會再次創新高。
2019年將是土壤修復市場的一個分水嶺
《土壤污染法》實施的未來三年里,勢必會加速我國土壤調理劑市場的深度擴張,進駐的企業也會愈發洶涌,競爭也會愈發慘烈。近年來,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不斷走向規范,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投入連年增加,土壤污染風險防控及修復工程市場迅速擴容,但是,由于我國土壤污染是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長期累積形成的,而國內土壤污染治理剛剛起步,因此面臨治理難度大、投入大、周期長,以及技術短板等問題,而解決上述問題并非一蹴而就,行業存在諸多短板。
繁榮之下必有隱憂。土壤修復熱潮之下,也會進一步加速亂象的橫生。例如當前市場上對土壤調理劑認知渠道商還處于模糊階段。現在五花八門的土壤調理劑產品滿天飛,產品在功效上差異化很大,廠家在推廣宣傳中不乏夸大,過度營銷的嫌疑。而農戶由于信息的不對稱,專業知識缺位,往往搞不清楚自己土地的癥結所在,很容易陷入對土壤調理劑的混淆認知,最終也達不到使用的效果。
這些都將是2019年乃至未來三年,土壤修復領域主體所要面臨和解決的痛點。其實,國內土壤治理剛剛起步,未來土壤修復治理需求的是綜合性解決方案。農化生產企業要想真正從土壤修復的大蛋糕中分得一杯羹,還是要苦練內功。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誠,理性開挖這方“富礦”。共同維護好潔凈良性的經營環境,多生產切實契合農戶土壤修復的實用的高品質產品,多配套一些實用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同時更要做好品牌塑造。